2021-09-14
来源: 医药投资部落
1253
伴随安徽对医疗器械的集采,出现了各种争论,在此也简单说一下医疗器械行业集采的个人想法。
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支付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对于药品而言,面对着两个点:既要照顾到医生医院的利益(即产品高价,能支付一定的推广费用),又要面对医保的支付价格(原来是通过独家中药、首仿药来维持高定价,现在是通过创新药)。 医疗耗材的需求方是患者,医生代患者行驶权利,医院对医疗耗材买单,同时医保固定支付给医院检测费用。医疗设备的需求方式医院,医院自己买单,财政支付。 器械和药品相比,少了一个直接面对的买单方。 器械更加简单粗暴一些,买单方是单体医院,因此最核心的是和医院的关系、专家资源,另外产品不要求独家、但求质量还凑合、别让医院背锅、不要出现“设备绑人胳膊上和绑桌子腿上一个读数“的闹剧,不要运到医院设备散架。 我们以迈瑞的核心产品为例,在某智网上搜索: 呼吸机:国产器械524条,进口器械428条。 监护仪:国产器械1191条,进口器械304条。 彩色超声:国产器械207条,进口器械179条。 当然,这些关键词下未必都是这种产品,比如彩色超声搜索下实际有彩色超声影像系统、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全数字彩色超声波骨密度仪等等,而且一个企业可能有多个批号,但毫无疑问,这些产品都是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产品生产的。 如果按照药品集采的方式,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恐怕早就没活路了——基本没有独家产品,竞争格局比仿制药严峻的多。 但是,如果开始搞集采,这个事的心理冲击力就会变得非常大,主要有这样几点: 1、之前骨科也好,心脏支架也罢,集采是有逻辑可寻的:无论骨关节还是心脏支架,都是医保直接买单的,医保直接支付了患者购买这个支架、骨关节的费用,这和药品是一样的,因此按照药品的规则、把支架和骨关节纳入集采是情理之中的。 但IVD的买单方不是医保,而是医院,医保只是支付诊断费用,并没有直接支付IVD产品。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延伸(连反Fu都搬出来了),下一步是不是就轮到医疗设备了? 2、现在是安徽省一个省份这样搞,大幅降价后,势必影响全国市场;但问题是,器械的格局甚至都不如仿制药(一般过评仿制药超过10家的都不多),器械同一产品家数动辄上百家,这种集采,一定会有企业大幅降价,最后波及全国市场; 尽管器械是医院采购,但当一个省份大幅降价后,其他省份医院仍然高价采购,相当于这家医院院长把“我Fu败了”贴在了脑门上; 3、各家质量参差不齐,厂商追求的是产品质量更好,以及医院关系。如果实行集采,那么质量优势显现不出来,医院关系价值归零,相当于整个体系的重新洗牌。想学习药品更是不可能,因为医疗器械领域是很难像医药一样出独家创新产品的。 4、医疗器械,无论是耗材还是设备,很大程度上都是医院医生利益驱动的结果。很多检测其实类似于辅助用药,根本没有必要,但医生开这个检测、有费用拿,一管血多查几项,何乐而不为? 很多设备还能凑合用、但医院重新购置、加倍购置,又不是自己花钱,上上下下均被意思一下,为何不更新?一旦开始集采,没了经济利益,产品使用欲望可能会随之大幅降低。 当然,这只是极端情况,会不会演变的这么坏,还需要看下一步政策怎么走。 综上,安徽省集采是个标志性事件。 医疗器械企业的前途在何方?其实迈瑞医疗已经指明了方向——出海。某种程度上,迈瑞医疗是和华为类似的企业,已经做到了成功出海、甚至这方面比华为更加成功。 但是,就像恒瑞需要时间、用创新药的增量消化仿制药的减量一样,医疗器械企业需要时间,需要技术的不断积累(迈瑞现在做不出MR,做不出CT)。 但是,现阶段,最起码,医疗器械企业需要一些策略来抵御政策风险了。
药品的需求方是患者,医生代患者行使权利(医生选择开什么药品),医保直接买单。
医药企业需要在医保局制定的规则下玩耍,需要直面医保局;对于头部医药企业而言,主要重研发、研究满足临床的创新药、获得较高的医保支付价格;对于中小医药企业而言,陷入了研发找死、不研发等死的局面。
但由于购买方不是医保,而是单体医院,所以,仿制药竞争格局的医疗器械,依然能够维持较高的价格,很滋润的满足各方的利益。
就在12月25日,芜湖市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公布安徽省一次性射频等离子刀头等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等离子刀头、射频切割凝闭刀头、电切环三类医用耗材,94个产品报量,最终60个产品中选,淘汰率达到36%。 并且从企业最终中选价来看,对比企业申报价,最高降幅75%,48个产品并未降价。由此来看,此次集采降价并非是核心。而相关企业的中选情况却是一大亮点。
2024-01-01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2984
Medtech insight第三方权威网站发布了全球医疗器械100强榜单。排名依据2022年医疗器械企业销售额。据统计,本次入选百强的所有械企总年营收达到了4666.6亿美元,总收入增长0.6%,这是继新冠疫情第一年罕见下降后连续第二年增长。 赶超美敦力!雅培登顶医疗器械全球第一 排名前10的医疗器械企业为:雅培(医疗器械+诊断)、美敦力、强生(医疗器械板块)西门子医疗、BD(医疗部门)、罗氏诊断、史塞克、GE医疗、皇家飞利浦、嘉德诺健康。
2023-12-24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2876
12月9日,万东医疗发布公告,该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总裁谢宇峰的书面辞职报告,其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总裁及总工程师职务。并同时发布公告宣布了继任者,宋金松先生担任总裁职务。 据公告,宋金松1967 年出生,历任 GE(美国通用电气)大中华区磁共振部总经理、副总裁兼中区/北区总经理、副总裁兼HCS总经理,复星医院投资集团总裁、复星医药集团高级副总裁,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CEO,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23-12-18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