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
来源: 国家卫健委、检验医学沙龙
1041
12月2日至12月17日,国家卫健委通报了3批被处罚的医务人员。
12月2日、12月10日以及1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各公布了一篇《部分机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三次通报一共公布了112起医学科研诚信案件的调查处理结果。 12月17日的通报,已经是自6月8日通报第一批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的半年来的第12批通报。截至目前共通报了275起案件,处罚超千名医务人员。 科研失信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科学研究行为准则与规范的行为,包括: (一)抄袭、剽窃、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项目申请书; (二)编造研究过程,伪造、篡改研究数据、图表、结论、检测报告或用户使用报告; (三)买卖、代写论文或项目申请书,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 (四)以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等弄虚作假的方式或采取贿赂、利益交换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科研活动审批,获取科技计划项目(专项、基金等)、科研经费、奖励、荣誉、职务职称等; (五)违反科研伦理规范; (六)违反奖励、专利等研究成果署名及论文发表规范; (七)其他科研失信行为。 半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公开通报中主要涉及的学术不端问题有:代写、代投论文,购买论文数据,数据、图片造假,篡改等; 医务人员受到的处罚包括:撤销职称,行政降级、取消数年项目申报、立项、评奖、职称晋升等活动资格等。 在近半年来的通报中,被通报处理的人员一般都是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其他作者等。 而在12月2日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通报中,提及了论文造假事件里的第三方中间联系人,并作出相应处罚。 ❖江苏省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吴晓英为通讯作者、陆晓春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LncRNA LINP1 Promotes Proliferation and Inhibits Apoptosis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by Repressing RBM5”,经查,系参与作者周海云联系第三方机构代写代发的学术不端行为。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如下: 1.对通讯作者吴晓英、第一作者陆晓春:通报批评,追回报销的版面费和奖励并处罚金,取消3年内晋升职称、竞聘资格,取消5年内申报科技项目、科技奖励、评优评先、科技人才等资格。 2.对参与作者(并作为第三方联系的中间人)周海云:党内警告,降级(专技岗位由十级降聘至十一级),通报批评,调至基层医疗单位服务六个月,取消5年内晋升职称、竞聘、申报科技项目、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称号和评优评先资格。 ❖江苏省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鲁杰为通讯作者、左常阳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Circular RNA circ-SMAD7 promoted glioma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by upregulating PCNA”,经查,系中间人田志刚联系第三方机构代写代发的学术不端行为。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如下: 1.对通讯作者鲁杰、第一作者左常阳:通报批评,追回报销的版面费和科技奖励并处罚金,取消3年内晋升职称、竞聘资格,取消5年内申报科技项目、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称号和评优评先等资格。 2.对第三方中间联系人田志刚:党内警告,通报批评,降级(专技岗位由七级降聘至八级),调离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取消5年内晋升职称、申报科技项目、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称号和评优评先等资格。 这也是自国家卫健委公开通报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以来,首次提及并处罚第三方中间联系人。 今年6月3日公布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等多个部门共同印发的,因此在卫健委查处科研不诚信的同时,科技部也通报了多个批次的科研诚信案例,并且也几乎都是医学科研诚信案件。 12 月 1 日,科技部再次对近期查处的论文造假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并且在通报中还透露了一个消息:为加大对论文造假的查处力度,科技部建立了主动发现机制,开发了智能工具,对近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开展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论文中的学术不端问题线索,交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依规调查处理。 自今年6月3日,卫健委开设“医学科研诚信专栏”以来,公开通报的频率越来越高,从一月一次到半月一次,而到了12月已经是接近一周一次了。 而12月2日对论文造假事件里的第三方联系中间人的通报和处罚,则说明了对于医学科研诚信案件涉案人员的打击范围越来越广了。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国家对于科研不诚信行为的查处力度越来越强,并且仍在提升。 《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中明确表明,科研失信行为由第一通讯作者单位负责牵头调查处理,也就是说医学科研诚信专栏中所通报的案件均为作者所在的单位自纠自查,并进行通报的。 一方面是国家多次强调的人才评价不再“唯论文”,一方面是医疗机构对自己的工作人员的自纠自查,让专业的医疗水平和能力成为最权威的评价标准似乎很快就要实现了。 也希望各位同行在学术的道路上不要以身犯险,触碰不该碰的“高压线”。15天,3批,112起案件
“中间人”首次被通报处罚
科技部开发AI工具监测论文造假,
查处力度仍在提升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