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联影医疗投资联影智能
AI医学影像已成兵家必争
12月21日,联影医疗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投资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取得后者增资后0.2849%的股权,交易价格为2848.72万元。
据悉,联影智能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全栈全谱医疗人工智能公司,目前已推出100多款医疗AI产品。其中,公司已获批22张NMPA二类证,12张NMPA三类证,15款应用获批FDA认证,13款应用获欧盟CE认证。公告显示,此次增资联影智能的投前估值达90亿元。估值参考了市场同类或类似公司估值、公司最近的经营情况,以及未来国内外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前景和业务布局、技术潜力和业务的协同性等情况。近年“AI+医疗”概念在资本市场始终热度不减,其中在医学影像设备领域的商业化落地已明显提速,头部企业更是动作频频。联影早在多年前就重押AI赛道,目前相关产品已逐步成熟。在2024年北美放射学年会上,联影智能的uAI影智大模型正式亮相,可助力医生在AI辅助下,把原本需要几小时的标注时间大幅缩短至几分钟。除了破局高端市场,AI对基层医疗的赋能也开始显现。据联影医疗董事长张强介绍,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设备全流程,让医疗装备更加智能,基层医生更加容易操作,医院就可以开展更多常规化、标准化的诊疗服务。同为国产影像设备龙头,迈瑞对AI的探索可追溯到2009年,与其三大产线均有深度结合。2024年迈瑞官宣大力布局数智化医疗,已初步完成了“设备+IT+AI”的智能医疗生态系统搭建,目前多款高端超声设备已引入AI。东软在AI影像的布局也进入收获阶段,其ClearInfinity深度学习AI重建算法入选中国专家共识,在今年的北美放射学年会上,东软的AI影像解决方案也备受业界关注。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截至2024年上半年,国内已有92款第三类医疗器械 AI 医学影像产品获批上市,主要涵盖心血管疾病(27款)、肺部疾病(24款)、脑血管疾病(13款)、骨科检查(10款)、眼底疾病(9款)、乳腺疾病(2款)等。
02
AI辅助诊断入医保
行业迈入高速发展期
医疗被认为是和AI最匹配的行业之一,近年医学影像的商业进程也验证了该说法。
根据灼识报告预测,全球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市场预计从2020年的不足10亿美元按指数级增长至2025年的64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47.7%。预计于2030年进一步达1665亿美元,10年间市场扩容近170倍。而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市场的规模预计在2030年达到人民币1554亿元的规模,其中在2025年前的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35.9%,在2025年市场整体规模即将增长至人民币442亿元。现阶段,AI医学影像已广泛应用在各种临床场景。《2024年AI医学影像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蓝皮书》中提到:在肺癌筛查中,AI能自动检测肺部微小结节,准确率高达90%以上;心血管疾病诊断中,AI可以通过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影像资料,实现对心脏功能、血管状况的准确评估;在眼科疾病诊断中,AI则可以通过分析眼底照片等影像资料,实现对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断。但在AI医疗领域,临床价值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据财新网的报道,上海长征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刘士远的团队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了一项中国医学影像AI临床应用情况调研。结果显示,三级和二级医院中,配备影像AI辅诊软件的比例分别为73.9%、32.5%,但就其向患者收费的比例分别仅为4.4%、5.9%,主要模式是按检查或诊断费用收取。可见,除了临床层面的认可外,AI医疗崛起还需支付端提供助力。11月23日,国家医保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首次被纳入国家医保局立项指南,在放射检查、超声检查、康复类项目中设立“AI辅助”扩展项,支持相对成熟的AI辅助技术进入临床应用。基于医保这个“超级付费方”支持,AI医疗产品的临床渗透率将快速提升,从而带动整个AI医疗产业发展。但根据立项指南中关于“拓展项”的定义,单纯提供AI医疗算法企业并不会受益,唯有“硬件+软件”双结合的产品才能吃到红利。新的蓝海市场已经浮现,高门槛和高投入将大部分业余玩家拦在门外,未来业内的竞争将极为激烈,同时巨额的业绩增长机遇也蕴藏其中。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