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
来源: 医药网
1943
日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展示该院在食管癌研究上的成果。其中微创技术成果最为抢眼,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使得食管癌治疗再也不必“开胸、开腹、开颈”三切口,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有得必有失,原本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然而专家们却感到遗憾,因为虽然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却很难普惠。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首席食管癌专家戎铁华教授在会上愤愤然说,微创术中用到的进口耗材价格昂贵,同种耗材甚至比一些地区贵3-5倍,加剧看病贵。“我们医生不断创新,是在努力用低的代价令病人享受到好的治疗。可我们这么辛苦,感觉却是在为手术耗材商打工。”由此看出,我国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的现象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狮子大开口
人人都知道,与传统手术比,微创手术的价格要高的多得多。传统手术一般要5--10万元人民币,但微创手术的花费却在11--12万。到底高在哪里呢?中国医疗器械了解到:其实是高在医用耗材上。就拿前面提到的食管癌手术来说,其中需要用到一种耗材叫做“腔镜用切割缝合器”,中国内地的价格是中国台湾和美国的3-5倍,而这种耗材在美国大概200美元一把,拿到中国卖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400)左右。
手术中用到的耗材价格高直接影响了手术费用昂贵,据了解,在中国三甲医院内,这种食管癌微创手术使用进口手术器械的费用要2万-3万元人民币。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样的器械费用不到2000美元(约合12800人民币)。这可谓是狮子大开口。
高价背后竟是因为这个!
近年来,政府一直都在下调耗材的价格以便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但从以上的事件看来,国产耗材的价格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比进口的贵了不少,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
1、中间经销环节多,层层加价、层层纳税。
2、灰色交易的存在。
3、进口医疗器材价格和质量等方面监管乏力。
这三点中,第一点所述的现象最为频繁。器械每经过一级代理或一个环节,价格必然要增加一个比例,层层流通的结果就是层层加价,到病患者手中时价格和出厂价相差至少在10倍、20倍,甚至30倍以上,最终埋单的是消费者。看似公平的招投标制度,又使进口医疗器械耗材的价格实现了飞跃,有的中标价甚至为代理商进价的几倍。
应对措施
实行高价耗材准入制度并设限价
针对上述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夏涛2014年就提交《严格限制“天价”医疗耗材准入》的议案,建议建立一个常设部门协调各个监管部门发挥职能。加大对医疗机构在医用耗材的采购、使用等环节的检查力度和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同时,实行高价耗材的准入制度,对于业务部门提出的新的高价耗材的使用需求,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包括使用申请、技术审查等。
建议物价部门根据材料及技术含量、原厂询价、收集国外价格信息等方式,借用对药品实行零售限价政策的办法,在保证合理的利润的前提下制定统一的指导价,并设限价,特别应该对进口医用耗材的投标报价进行限制。
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经审查,批准了腾讯医疗健康(深圳)有限公司开发的“慢性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创新产品注册申请。AI辅助判断青光眼获批,腾讯也成为国内首个获批创新医疗器械的互联网科技企业。 为鼓励医疗器械创新,激励产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国家药监局修订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该程序对具有我国发明专利、技术上具有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并且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医疗器械设置了特别审批通道。此次腾讯觅影的“慢性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后,正式获批上市。
2022-09-05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521
刚刚!深圳市发改委发布通知,大力发展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一)发展现状。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主要包括高端医学影像、生命信息监测与生命支持、体外检测、植介入器械等领域。深圳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起步早、基础好,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2021年,深圳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为805亿元;一批细分领域优质企业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器械生产类企业1800多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近百家,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拥有一类产品备案3937个,累计参与制定医疗器械国际标准17个、国家标准78个。
2022-06-08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662
9月15日,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关于批准注册109个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告》,109个医疗器械产品成功拿到注册证,打通最后一关开始上市销售。 而我们注意到,在本次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的产品中,有一款产品就是来自腾讯医疗健康(深圳)有限公司的“肺炎CT影像辅助分诊及评估软件”,注册证编号为“国械注准20213210612”。
2021-09-16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