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4
来源: 健康界
1911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质量重视度的提升,质控中心的建设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在日前召开的“华夏医疗质量”论坛上,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主任谭申生就上海市质控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上海市于1985年按照专业划分开始建立质控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57个质控中心。其中,临床类的有34个,医技类的有15个,管理类的有8个。据统计,近五年来,上海市财政局投入各质控中心专项经费预算总额达到2981亿元,以确保各质控中心正常开展工作。
“57个质控中心之前由医政处管理,但从改革的角度讲,质控中心应该由第三方监管。”谭申生表示,出于这样的考虑,上海市建立了专门的机构——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事务中心(下称质控事务中心),负责57个质控中心的日常工作。
谭申生认为,质控中心的工作离不开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同样离不开挂靠医疗机构的帮助。上海市57个质控中心在医疗质量控制方面的成就恰恰归功于两者的支持与帮助。
质控事务中心的过去与未来
为完善质控体系,建立由行政主导,第三方机构监管,专门机构与市区两级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控模式,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于2012年9月挂牌成立质控事务中心。
“原来,57个质控中心由医政处管理;现在,已经脱离医政处,由质控事务中心监管。”谭申生介绍道,上海市质控体系已经形成顶层是卫生行政部门,支柱是办医主体、卫生监督所与质控事务中心,基层是各级医疗机构、市级疾控中心、区县质控小组的金字塔结构。
质控事务中心的工作主要包括拟定和落实本市质控中心设置规划与质控中心管理规章制度;负责质控中心的日常管理,对质控中心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考核;组织质控中心制定质控计划、质控标准和督查方案;汇总各质控中心督查结果,发布质控简讯;推进本市医疗质控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展医疗质量控制研究工作;指导各区县专业质控小组的组建与运行。
以工作职责为基础,在成立的三年时间以来,质控事务中心已经组建了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各挂靠医院分管院长组成,为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建立了全市医疗机构专职质控联络员制度;全面梳理和调整了各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
据谭申生介绍,接下来,质控事务中心将研究制定质控中心管理办法、建立质控数据库、将医院等级评审与质控衔接、对各医疗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建立与卫生监督机构沟通与联动的渠道、提升质控标准法律地位。
质控中心需要各方支持
尽管上海市已经建立了市、区、县三级质控体系,但在谭申生看来,质控中心的工作仍旧离不开各方的支持。
“其中,最重要的是需要来自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谭申生补充道,具体包括质控中心主任与专家委员会名单应该由卫生行政部门正式发文公布;质控中心制定的专业质控标准和督查标准必须由卫生行政部门发布;卫生行政部门应该正式汇总公布质控督查结果,并作为医院考核的参考;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质控中心的工作成绩给予经费支持等。
卫生行政部门在为质控中心提供支持的同时,谭申生认为,质控中心开展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同样离不开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据谭申生介绍,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年初会召集各质控中心进行上年度工作评估,对工作优秀的质控中心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质控中心督促其加大工作力度,直至采取更换质控中心主任或者取消挂靠单位等方式。
上海市质控中心一般挂靠在医疗机构,因此,其工作自然离不开挂靠单位的支持与保障。据谭申生介绍,挂靠单位必须为质控中心配备专职和兼职秘书1—2名,“当然,费用是挂靠单位承担的。”。同时,挂靠单位还必须提供专用办公场所等硬件设施;每年度按不少于市卫生计生委规定的2:1的比例配备质控工作经费,“有些医疗机构也是很支持的。”
在质控事务中心的统一管理下,承担质控工作的质控中心的工作职责必须明晰。谭申生认为,上海市质控中心基本上需要承担8个方面的职责。
一是制定全市的相关专业的质控标准,经上海市卫计委批准后实施发布;二是标准制定后要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质控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三是制定专业质控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质控检查,反馈督查结果;四是对质控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进行指导,督促医疗机构落实质控督查整改建议,追踪复查整改落实情况,对质控过程中发现的疑似违法违规情形及时上报质控事务中心。五是建立本市相关专业市区两级质控网络,指导区县质控小组工作,“这样,质控工作将横向覆盖上海市、区、县的所有医疗机构”;六是推进本市相关专业信息化建设,建立相关专业的质控信息资料数据库;七是对相关专业的设置规划、基本建设标准、人员资质、相关技术、设备应用等工作进行调研和论证,为上海市卫计委决策提供依据;八是完成上海市卫计委和质控事务中心交代的其他工作任务。